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日系合资车企产销不振,广汽本田终止劳务派遣协议

时间:12-08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87

日系合资车企产销不振,广汽本田终止劳务派遣协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近日本田汽车表示,由于迅速转向电动汽车市场,本田决定削减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部分合约工。12月4日,广汽本田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广汽本田这次是生产的阶段性调整,涉及的是劳务派遣人员,我们与劳务公司终止了人员派遣协议。广汽本田依法依规、及时地提供经济补偿。”该人士称,本次调整对广汽本田后续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战略不会产生影响。根据广汽集团产销快报,2022年广汽本田产销量分别为76.78万辆、74.18万辆,同比分别减少2.45%、4.93%。今年以来其产销量表现不尽人意,今年前10个月,累计产销量分别为52.05万辆、49.9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0.52%、21.55%。在华产销量下滑的不只是广汽本田。此前凭借高保值率、燃油经济性高、维修费用低等优点,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但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让过去数十年间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重度依赖燃油车的传统合资品牌,尤其是电动化转向稍显迟缓的日系车企,遭遇着更大的挑战。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达60.1%,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跌破4成,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7.7%,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较2020年24.1%的市场份额降低6.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今年1-10月,本田中国共计销售96.18万辆,同比下滑16.84%;丰田汽车在华销量155.76万辆,同比下跌3.6%;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2万辆,同比下跌33.1%。业内人士认为,电动化产品投放的滞后和产品线薄弱是日系车企在华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合资企业在新能源布局上确确实实晚了,没赶上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一合资车企高管表示,近三年来中国本土民族品牌生产出来的汽车既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反过来合资品牌生产的新能源车在法律法规上并未跟上。“虽然我们通过混合动力的方式来适应新能源转型,但我们不能上绿牌,也不符合中国年轻消费者的网联基础需求,依然过分追求传统的安全性等等。”事实上,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今年日系合资企业频频传出减产消息。今年11月,一汽丰田给出了减产的具体方案,在10、11月份已大幅下调生产的前提下,12月到明年2月份的生产继续大幅向下调整,从经销商感知的角度,12月份向下调整到6.6万台,明年1月份调整到6万台,2月份调整到3.8万台。“随着乘用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合资企业原有的产业优势弱化,产能压力加大,面临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近期合资车企的国内市场销量出现明显回落,这也是合资车企没有抓住中国新能源转型机遇,实现低头挣钱,而自主抬头看路,加速新能源发展。因此合资车企的原有的产能相对过剩,今年估计零售在700万辆左右,较峰值下滑巨大。当下高效的电动化转型或许是日系品牌重现燃油车荣光的最佳方式。面对迅速增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系品牌正在加快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根据规划,2027年之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到2035年,本田在中国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2023广州车展上,广汽本田纯电车型e:NP2极湃2实车亮相,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截至2027年,e:NP品牌将累计推出五款纯电车型。历经波折后丰田似乎找到了新的电动化发展路径——实现产品和技术在中国研发,针对中国市场创造出更好的电动车,再走向丰田全球主要市场。今年5月,丰田宣布将在2030年前向纯电动汽车相关领域投资5万亿日元,较此前增加1万亿日元;同月设立了BEV专属组织—BEV Factory,由加藤武郎担任总裁,核心目标是希望通过汽车、制造、工作的变革,用BEV改变未来。日产汽车计划,至2026年底前将向中国市场新投放本土开发的新能源汽车10款,包含日产和启辰品牌以及东风品牌,其中包含四款日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首款自主研发日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会在2024年的下半年投放市场。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